暴风骤雨

更新时间:2024-05-04 16:19

《暴风骤雨》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革命题材剧情电影,由谢铁骊执导,于洋高保成等主演,于1961年上映。

剧情简介

1946年冬天,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国民党军人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和援助下,以精良的装备和数量众多的优势兵力,对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东北四野大军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相继从几个大城市撤出,并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抽调一大批干部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以便解放军生根立足,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解放军一支农村土改工作队在年轻指挥员肖祥队长的领导下,来到东北某解放区元茂屯。元茂屯的情况非常复杂,恶霸地主韩老六仍是屯内政治、经济上的实际统治者,农会也在他的狗腿子张富英等人的控制之下。农民群众还没有发动和组织起来,对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还很不了解。肖队长带领工作队一方面揭露地主的阴谋,打击地主的拉拢和收买;另一方面,深入发动群众,培养农民积极分子赵玉林、郭全海等人,改组农会,与恶霸地主韩老六展开斗争。韩老六在无计可施时,勾结国民党武装残余袭击工作队。肖队长率领农民自卫队消灭了国民党武装残余,活捉韩老六,然而农民赵玉林却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在工作队领导下,发动和组织起来的农民群众,像一场迅猛异常的暴风骤雨,终于打垮了地主阶级的反攻,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这时,农民们一面积极生产,一面踊跃报名参军,正如赵玉林生前所说,全力“保住穷人的天下”,将革命进行到底。1947年冬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大反攻,在浩浩荡荡的南下队伍中,元茂屯的青年郭全海、刘桂兰与回到部队的年轻指挥员肖祥并肩前进着。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剧本改编

小说《暴风骤雨》第一部以“五四指示”下达后开展土改运动为中心,描写肖祥带工作队到元茂屯进行土改,第二部以《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为中心,描写肖祥再率工作队进驻元茂屯,整顿坏分子把持的农会,掀起更广泛的群众运动,分田地、挖浮财,砍除封建根子,动员农民参军支前。相比之下,第二部因为反映内容繁多,显得松散拖沓。编剧林兰在改编时,按照电影容量及艺术特点,为促使影片结构严谨、情节集中、人物突出,以小说第一部为基础,揉入第二部元素,将工作队两度进出元茂屯合并,以贫雇农与恶霸地主的斗争为主线,把坏子分把持农会前置于工作队进屯之初;删去与主线关系不大的抓匪特、扫堂子,保留、归并挖浮财、分果实、参军等情节;将小说第一部的高潮枪毙韩老六,改在电影的高潮——赵玉林牺牲之后,使之成为群众对赵的爱戴和对韩的仇恨的结果。

导演加工

导演谢铁骊曾亲身参加过土改运动,受命担任《暴风骤雨》的导演后,他反复研究原著,感到由文学形象转化为银幕形象的关键在于必须达到反映土改运动的规模、过程和气势,揭示各阶级、各阶层不同类型人物在运动发展中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塑造鲜明典型的人物。为此,他通过分镜头对剧本进行再加工,在胶片选择上亦用了心思,没有沿袭当时名著改编一般用彩色片拍摄的做法,而是从该片特定题材出发,使用黑白片拍摄,以呈现贫困破落的乡村面貌和农民的苦难生活。

换“帅”风波

1960年春天,该片正式开机,在北京北郊和香山拍夏秋季的戏。秋天,转至牡丹江横道河子外景地拍摄冬季外景。在东北拍完外景后,谢铁骊却意外遇到换导演重拍的变故。原来,样片送至北京审查,受到北京市委分管文教的书记陈克寒的肯定,北影厂领导认为该片有可能成为重点影片,决定加强力量,改由资深导演崔嵬、陈怀皑执导(谢铁骊在《暴风骤雨》之前只独立执导过一部电影),而崔嵬提出拍彩色故事片。这意味着之前拍的内容必须全部重拍。谢铁骊决定给陈克寒写信说明相关情况。后来,由于陈克寒表态,谢铁骊得以继续执导该片。

播出信息

影片评价

把一部篇章庞大、人物众多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该片的创作者们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把电影拍得紧凑、动人、有特色。通过人物在银幕上的活动,使观众更真切地看到了当年轰轰烈烈的斗争。看这样的影片,会给观众很多教益。(《前线》评)

作为一部有着强烈革命意识和真实时代历史背景的农村电影,该片聚焦农村土地改革的进程,展现了工作队如何一步步克服重重困难,争取广大群众,并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过程,形象化地展现了中国农村所经历的社会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化还原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土地改革运动。(上海大学影视艺术系教授金丹元评)

与第一部作品《无名岛》相比,导演谢铁骊在《暴风骤雨》中电影手法运用明显地灵活而丰富了。该片中塑造的赵玉林形象比小说更鲜明、更丰满、更完整,导演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构思精巧、手法简洁。不过,一分二地看,影片成功的使人物更丰富、更鲜明,但没有适可而止,编导有些勉强地“拔高”人物了。就全片而言,该片是真实而质朴的,但赵玉林之死的最后一段则受到“艺术高于现实”的影响,画蛇添足了。尽管导演努力刻画赵玉林的形象,而该片的重点无疑是在于充分表现集体的斗争、集体的命运。在三次大型群众集会中,“群众”被作为一个集体形象,影片真实地描写了“群众”心理发展的过程。集体形象的成功,使影片具有雄浑的气势,称得起“暴风骤雨”。(《电影创作》原主编马德波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